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張曉翀)11月8日,國際評級機構穆迪服務公司在報告中表示,年美美國的國和融資環境接近歷史平均水平,但歐元區和新興市場則分別處于收緊和疲弱狀態。中國貸款需求下降和信貸標準趨緊已導致全球銀行貸款大規模放緩。銀行美國和歐元區債券市場依然支持融資,體系但新興市場的息差下降融資環境已普遍收緊。
報告指出,穆迪由于高利率開始發揮影響,年美明年高收益類企業發行人的國和再融資風險會加大。明年第一季度全球違約率將達到4.5%-5%的中國峰值,遠低于2007年或疫情期間的銀行水平。然而,體系對于債務多為無對沖浮動利率、息差下降評級為B2或更低的穆迪企業,以及處于需求疲軟行業的企業,其將受到借貸成本上升和利潤下降的雙重沖擊。
全球長期高利率環境將影響銀行信貸。通脹沖擊最終會波及消費者和企業,并與高利率共同削弱資產質量。全球銀行流動性也將趨緊。美國和中國銀行體系的凈息差將會下降。金融與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將加大風險。長期收益率對經濟活動的削弱速度可能快于穆迪的預測,進而導致資產損失,并引發金融體系的局部壓力。地緣政治風險加劇和油價上漲可能會在新興市場產生廣泛的信用影響。
編輯 徐超
校對 趙琳
責任編輯:崔理斯